2025年7月12日,在余三定老师的老家岳阳县月田镇怡麓书苑,一场别开生面的余氏宗族文化研讨会圆满举行。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月田余氏宗族文化的深度探寻,更是一场师生情谊的温暖聚会。原中文系校友余三定的夫人同时是77级的朱平珍及77级徐迎建,83级孙振华,85级伍志军,87级宋振权,90级周雄刚、张诚章,91级吴波、袁鸿志,92级蓝兵、黄海洋、杨超群、彭泳,93级陈超文等和余三定老师的亲友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参与了研讨会。研讨会由余三定的初中老师、特级教师、怡麓书苑主人陈继烈老师主持。
活动中,余三定老师以大量的真实鲜活的事例,亲切地讲述余氏宗族以勤奋读书、勤快做事、老实做人为核心的家风家教。
三定老师同时对自己前69年的经历进行了简要回顾。其一,学习方面:从小学习认真,学业成绩好,从小学到初中喜欢看小说,初中一年级时有一篇作文被蔡良知老师打了100分,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写日记,一直写到今天;进入高中后就喜欢看哲学理论书籍,在高中阶段曾阅读过“文革”前的《哲学研究》;我和朱平珍谈恋爱也是因为学习,因为她借看我的作业,那时我们下晚自习后到学校唯一有灯光的传达室看书,这样就慢慢熟悉了;退休以后,还是热爱学习,不打牌,不进茶楼,每天的时间就是看书、写作。
其二,劳动方面:我从小热爱劳动;现在也参与做家务事,衣服从来是自己洗,做早餐,洗碗;在南湖藏书楼整理书籍。
其三,教学、科研工作方面:我热爱教学、科研工作,我父亲总是从这方面给我鼓励,父亲从来不鼓励我做行政工作。我曾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首届教学名师,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,1996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;1987年评为讲师,1992年评为副教授,1998年评为教授,后被定为二级教授。
其四,行政管理工作方面:1984年担任中文系副主任,1987年2月以助教身份担任中文系主任,1996年4月担任岳阳师专副校长,1999年7月担任岳阳师范学院副院长,2003年11月担任湖南理工学院副书记,2013年6月担任湖南理工学院校长,2016年4月卸任,2022年1月退休。
其他主要兼职有: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(2013年6月至2023年1月);岳阳市文联主席(2016年6月至2024年8月)。
其五,体育锻炼方面:初中以前喜欢乒乓球,进入高中后酷爱打篮球,一直打到2021年(因膝关节出问题才停止打篮球),曾经有十多年与球友八哥在春节的正月初三举行家庭篮球赛,最后一场是2017年;喜欢投三分球,《湖南日报》和《岳阳晚报》都发表过《插板三分王:余三定》,最高纪录是连续投了7个三分球。现在主要是散步,每天走一万步以上;按时作息。
随后,三定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三条个人信念:一是顺其自然。即“事事有个自然。”二是讲究个人修养。特别要尊重所有的人。三是快乐读书。既要目标快乐又要过程快乐。
座谈会环节,徐迎建、宋振权、周雄刚、吴波、袁鸿志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他们回忆起在中文系求学时的点点滴滴,余老师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受益匪浅。有的校友分享了余老师在课堂上的风采,有的则讲述了余老师在课后给予他们的指导和帮助。这些温馨的回忆,让现场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谊。他们言辞中满是对余三定老师和朱平珍老师的感恩之情,回忆起老师们的谆谆教诲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校友们提到,余老师不仅在读书期间对学生关怀备至,在大家步入工作岗位、组建家庭后,依旧给予全方位的关心与厚爱。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,还是生活里的难题,只要向余老师求助,他总是有求必应,那份亲切和蔼如春风化雨,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。
据悉,还有88级黄超、94级余会春等因故不能参加的校友们纷纷为余老师送上美好祝福,祝愿他生日快乐、天天开心。校友们表示,余老师的教导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,激励着大家在各自领域不断奋进。此次聚会,不仅是对余氏宗族文化的传承,更是师生情谊的有力见证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校友们将带着老师的期望,继续前行,为社会贡献力量,也期待与老师的下一次相聚。